面对“阴魂不散”的新冠病毒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必须主动出击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运动健身无疑是备受青睐的选择之一。
除了强身健体,从亮马甲线、反手摸肚脐,到晒A4腰,秀身材也成了健身一族努力的动力。
不过,运动虽好,也不要用力过猛,否则容易误伤到肾。
真实案例告诉你
过度健身“连累”肾
上述两个病例,都属于运动过量导致的非创伤劳累性横纹肌溶解症,是指各种过度运动导致人体骨骼肌损伤,肌细胞溶解、破坏,骨骼肌细胞内容物(如酶类、钾、磷、肌酐和肌红蛋白等)释放入血液循环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,严重者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,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。
出现这些症状
说明运动量超标了
症状一:正常运动后是轻度肌肉酸痛,按压肌肉不会有痛感。如果运动后出现明显的肌肉疼痛、酸痛、按压痛,一定要警惕。
症状二:正常运动后经过休息,人会变得神清气爽,而运动过量则使人乏力、疲倦。
症状三:正常的小便清澈,颜色稍微有点黄,倘若尿液像浓茶、像酱油,你需要警惕横纹肌溶解症。
记住这几点
谨防运动伤“肾”
在大家日常健身、锻炼过程中,把握好以下几点,是可以预防“肾”伤害的:
1.运动应该循序渐进,需要适当热身,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不运动后的突然运动最容易导致受伤。
2.运动要量力而行。运动结束经过休息后没有明显的疲乏、气短、胸闷等不适症状。反之则说明你运动过度了。
3.保护好消化系统。晚上运动应注意保护胃肠道,运动时间与用餐时间至少要间隔一小时以上。运动后,不宜立即大量饮水,应采用“多次少饮”的方法。
4.注意营养均衡。运动后的营养补充方式因人而异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肝病及肾病等慢性疾病病友不能大量摄入蛋白粉。
来源 | 北京青年报
编辑 | 施湘
审核 | 吴福大